4月8日,首届光催化国际百位学者(中国)论坛在京开幕。本次论坛以“光催化 国际化”为主题,旨在搭建国际交流高品质平台,展示国内、国外光催化学术领域的思路和成果。
    据了解,中国的光催化材料研究目前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在新材料的研究上,创造了许多带有中国印记的材料体系。在应用上,目前关注的能源和环境问题,光催化材料的特性在这两个问题的解决上都有其优势,因此受到广泛关注。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理化所研究员吴骊珠,中国感光学会理事长、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党委书记张丽萍,中国感光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研究员任俊,中国感光学会副秘书长、正高级工程师陈朝出席了当天的开幕式。
    李灿和吴骊珠分别作了题为“光催化和光电催化水氧化探索研究”和“人工光合成”的大会报告,探讨了水氧化和人工光合成的机理及最新成果。吴骊珠在报告中指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研究贯穿了整个人类科学史,在数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彻底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在可预见的未来,将是引领人类科技进步的重要学科之一。
    据介绍,20世纪80年代光催化学科技术在中国的学术界开始生根发芽,并且由于其对环境、能源方面的优势得到国家的支持得以迅速发展。1997年光催化技术先后被列入国家863、973等国家科技项目,2005年光催化产业被列入国家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目录,2009年国家环境光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福建正式建成,2010年光催化四项国家系列标准正式开始实施。良好的政策环境带动光催化材料行业的迅速发展,经过我国科研工作者及行业组织多年的努力,国内大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都成立了光催化材料相关的研究团队并形成了多个重要研究方向,多位院士的研究方向都涉及光催化领域。
转载自科技网